產品展示
行業新聞
新材料二氧化鈦-B微球提升鋰電池容量
這項突破的核心是介孔二氧化鈦-B微球,它的特征是有一些通道和空穴,可以暢通地讓離子流過,具有一種類似電容的機制。在二氧化鈦-B結構中,這種準電容特性(pseudocapacitive)行為源自鋰吸收與擴散的獨特位置和能量轉換。電池將獲得改進,因為橡樹嶺國家實驗室(:ORNL Oak Ridge National Laboratory)的一項發現可以提高功率、能量密度和安全性,同時顯著減少充電時間。研究小組的領導是劉寒山(Hansan Liu),吉爾伯特?布朗(Gilbert Brown)和帕蘭斯?帕蘭特門(Parans Paranthaman),他們都是能源部實驗室化學科學部的,他們發現,二氧化鈦(titanium dioxide)可制成一種非常理想的材料,可以增加表面積,具有快速充放電功能,可用于鋰離子電池。與傳統技術相比,充電時間和容量上的差異是驚人的。 “我們可以在六分鐘使電池充電達到滿容量的50%,而傳統的基于石墨的鋰離子電池,在同樣的時間只能存10%,”劉寒山說。
與商業鈦酸鋰(lithium titanate)材料相比,橡樹嶺國家實驗室的化合物還擁有更高的容量,每克256 - 165毫安時,而且有一個傾斜的放電電壓,有益于控制充電狀態。與此特點相結合的是,事實上,這種氧化物材料非常安全,持久耐用,可替代商用石墨,這就使它非常適合用于混合動力電動汽車,也可進行其他高功率應用。 這項成果,最近發表在《先進材料》(Advanced Materials)上,具有特別重要的意義,可用于太陽能、風能和智能電網的固定儲能系統。二氧化鈦帶有青銅多晶型(bronze polymorph),也有優勢,可望更便宜,劉寒山說。
這項突破的核心是二氧化鈦的新架構,名為介孔二氧化鈦-B(mesoporous TiO2-B)微球,它的特征是有一些通道和空穴,可以暢通地讓離子流過,具有一種類似電容的機制。因此,鋰離子電池用二氧化鈦- B替代石墨電極,充放電就更迅速。 “理論研究已經發現,在二氧化鈦-B結構中,這種準電容特性(pseudocapacitive)行為源自鋰吸收與擴散的獨特位置和能量轉換,”作者在他們的論文中寫道。
帕蘭特門指出,這種微球形狀材料可以進行傳統的電極制造,能制成緊湊型電極層。然而,他也指出,這種材料的生產過程是復雜的,涉及到很多步驟,所以還需要更多的研究,以確定是否可擴大規模。 論文的其他作者有畢中合(Zhonghe Bi)、孫曉光(Xiao-Guang Sun),雷蒙德?尤納西(Raymond Unocic)和戴盛(Sheng Dai)。這項研究的支持來自美國能源部科學辦公室,橡樹嶺國家實驗室的實驗室定向研究和發展計劃,以及橡樹嶺國家實驗室的共享用戶設施,是由基礎能源科學贊助的。
[返回][關閉]新聞資訊
-
2020-11-09
鈦白粉持續高溫,食品級二氧化鈦
-
2020-10-29
食品級氫氧化鈣和二氧化碳發生反
-
2020-07-30
2020年食品級氫氧化鈣第三方檢驗
-
2020-04-23
2020年食品添加劑之食品級白色素
-
2020-04-21
2020年滬申食品級二氧化鈦最新報
-
2020-04-02
食品級氫氧化鈣環保功能:
-
2020-04-02
江滬高純二氧化鈦的制備與研究:
-
2020-04-02
濕法食品級氫氧化鈣的用途,生產